華為被美國斷供風波讓中國企業老闆警覺到二件事:研發專利與核心元件的製造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不想被卡脖子就要注重供應鏈生態關係的發展或是拿專利去與人戰略交換,一個常見的戰略是投資一些關鍵零組件的技術公司,另一個就是不斷的投入研發預算攻克一些技術難題取得專利。
數據是研發之始管理之基
大而不強一直是中國工業型企業所處的狀態,究其原因主要是數據的缺失,為何呢?因為沒數據就無法總結優化,只能靠經驗判斷憑運氣的試錯,就算是一兩次僥倖成功也無法持續。無總結優化就無法有效的研發或是管理,創新總是曇花一現,企業應對市場變局也只能賭運氣,抗打擊能力低,資源少且浪費。若不是中國內需市場巨大且中國人骨子裡有著勤奮的美德,企業在市場紅利期只要商品跟風快,做大還是有機會的,但要做強就只有少數有遠見的企業。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數字化的智能工廠是怎樣的狀況,有很多人印像中的服裝智能工廠生產線是長這樣的~一排排的縫紉機,頂上有滑軌,吊籃不斷的跑著,縫袖子、釘釦子的各司其職,服裝如此,其他製造業如汽車、電視屏的就是多了一些機器手臂~用機器取代了人工。生產線的控制大略相同,將工序拆解後進行合理化安排,就這麼簡單?不,我們只是把最容易看懂的智能工廠車間的組裝線拿來當舉例。
那麼往深層去看,數字化在哪兒?是如何能降本提效的?
如果我們從精益管理來剖析就可以看到,我們印像中的智能製造只是描繪了加工製造這個環節,往前看(左邊)還有研發設計及採購供應鏈,往後看(右邊)有倉儲物流及通路上架、售後服務,往上看有企業的資源調度分配,各環節的資訊流轉效率決定了企業的基礎競爭力,由於電商的發展,消費者對市場訊息的獲取速度越來越快,相對的,對市場投放的效率要求幾乎是實時(服裝快時尚),如果是一家無導入數字化運營的企業,如何能做到?傳統服裝企業上新可能是以3~6個月為周期運轉,快時尚企業可縮短至3~7天,韓國高科技服裝企業號稱可推進到1天。
於是,企業數字化工程~管人/管錢/管料的(企業資源管理ERP、採購管理、倉儲物流管理、流程預算審批、人力資源管理、銷售時點終端管理....)系統導入到各行各業,解決運營管理的效率問題,並可從消費端訊息數據來優化改善製造端的研發與生產排期,以加快推陳出新減少庫存損失。這就是製造業精益管理的顯性目標之一。
當我們將製造業的數字化運營管理系統全貌描繪出來,大概是這個樣子,理解上,可以把ERP當成一條線區分開工廠與辦公室兩個使用階層。
工廠融入企業數字化運營的樞紐在IoT
我們先拋開企業全數字化運營管理的部份,單純就加工製造這個環節來深入討論,目標是希望能挖出工廠運營融入企業運營的關鍵樞紐,協助企業老闆更快速的掌握數字化運維的系統工具。
工業革命4.0概念被提出後,媒體大多著眼在機器人與自動機床等高精專炫人耳目的新設備上,對於非製造生產線的經理人來說,聽得懂但離現實太遠了,這兩年5G與物聯網應用案例被關注度提升得很快,各種感測設備與工業級電腦的投入使用,讓數字化概念走入現實,感測元件、數字採集與虛實整合控制系統的出現,讓工廠數字化運營更輕更容易實施,而不局限在高精專的大設備上,只要建立好數據模型,或是設備ID並持續追踪記錄IoT的感測數據,傳統的設備也能納入數字化的運營,將工廠的資產管理與維保作業接軌企業內的運營系統管控評估。
也就是製造型企業可以選擇將現有的設備先進行維保與資產的數字化運營管理,不一定馬上就導入新設備,當數字化管理決策的效率與品質提升之後,再依需依序汰換生產設備。
以「先跑通數據優化作業流程」為計劃目標,將工廠納入數字化運營管理範圍,從小地方做起,不斷匯聚小成功就可以促進大目標的實現。這是企業全數字化運營系統工程的建設關鍵,也是企業經理人對數字化轉型升級應該保持的積極心態。
返回新人類資訊第177期電子報 |